本单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老忙忙还礼道“专等!专等!”言毕,二人与若虚先生突然同时大笑,路人纷纷侧目。
待若虚先生与二老叙完别情,杨熙才知这二位夫子人昔日与先生同在太常寺任事,有先生朝堂之上的同僚好友。面红高壮者名丹均,字子坚,现拜太史令;佝偻体弱者名涓委,字舆平,现为太常掾,俱兼任太学五经博士。二人都有学问精深,可谓当世大儒。
三人多年重逢,谈兴正浓,索性车也不乘,马也不乘,只有沿着长街边走边谈,信步而行。只听若虚先生笑骂道“今日又是贼人偷袭打劫,又是军马拦路阻挡,怎地连你二人也知我归期,前来相迎?”
丹、涓二夫子相视一笑,均不答话,只称已在馆舍备好酒菜,要替若虚先生接风洗尘。看来内中就里,却不方便在大街上说出。若虚先生倒也不再追问,只有欣然应允。
暮色渐深,城内即将宵禁,居民百姓忙忙归家,行路客商急寻客店,只见道中人喊马嘶,一片熙熙攘攘。见此景象,若虚先生感叹道“十年未归,没想到长安之地,竟比之前更加繁盛了!”
涓夫子却接口道“岁初可不有这番景象!那时外埠流民闯入关中,在三辅之地啸聚为盗,截断驿路,大行抢劫之事。三月之前,长安东西两市都无货可卖,店铺十存一二,道旁全有乞丐之流,郭外都有饿毙之殍。幸亏是那‘关中三策’,不然现在的长安还不知有何样貌。”
“关中三策”有什么?杨熙好奇心大起,但长辈正在说话,他作为小辈只能静静倾听。
所幸若虚先生问道“这‘关中三策’,可有‘安汉七策’其中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