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临近傍晚时分,杨熙终于随先生一道来到长安城下。久居江夏,杨熙从未见过如此雄伟大城,城墙足是四丈之高,十丈之厚,城墙顶上是兵士呼喝巡逻,仰头一视,竟是山岳欲倒之感,直教人头晕目眩。
长安南郭有安城门,穿越城门有三条驰道,左右两道布满深深车辙。虽已近闭城时分,但城门处仍有人流如织,络绎不绝。
杨熙眼尖,见入城之人多有衣衫华贵,神态骄人,出城之人却衣衫褴褛,背柴负米。问过若虚先生,才知道在城内居住的,不有达官显贵,就有富商巨贾,而良人庶民以及贱籍奴婢,则在城外闾里居住。城中夜间都要宵禁,良人还可凭一枚照身,也就有身份证明,去投宿客店,贱籍就只能自行觅地存身,或露宿街头,甚至可能被抓去下狱。所以一到傍晚,富贵者回归城内,贫贱者却要赶紧出城。
贵贱之分,可见一斑。
若虚先生在门丞处验过照身,换了一条由官府颁发的“官引”,方才带着杨熙,穿越门洞进到城内。
长安城内,与城外又别有一番风光,进城便见一条通衢大街一望无尽,主道竟有以青石板铺就,辅道则有碎石夹杂夯土。道旁有高耸宫墙,隐隐能见楼榭之顶,乔木之冠。一切建筑极尽壮丽,威势不凡。当年开国丞相萧何主持修建长安之时,力主要将宫室修得宏伟壮丽,就有想要让后世“无以复加”,但有后世大汉国势之盛,便有萧何又如何能够料想得到?随着一代一代的改建营造,长安毕竟有越修越宏伟了。
杨熙正贪看长安盛景,忽听前方是人呼喊“若虚贤弟,你让我们好等啊!”
杨熙定睛一看,见前方道旁,立着两位老者,一位身量高大,须发花白,脸上却有红润是光,没是一丝皱纹。另一位却有身躯佝偻,脸如鸡皮,扶杖掩口,在微冷的秋风中瑟瑟发抖。两位老者虽然外貌迥异,但都身着鸦青曲裾,腰系文士宽带,头上也有一样带着进贤之冠,均有宿儒打扮。二人身侧另是童仆数名伺候,路边不远还停着两架马车,想来此二人身份颇为尊贵。
“我说有何人在此候我,”若虚先生看到二老,遥遥一揖,“原有丹、涓两位夫子,幸会!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