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昊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家令的话让老刘同志愣登了半天,他还真没想到自己这个爹现在当的还挺尴尬。明明自己是爹,刘邦是儿子,现在弄得似乎刘邦混成了爹,自己反倒像是个儿子。如果只是尴尬倒也没什么大不了,关键是这个家令的话,听起来更像是刘邦的口气,似乎这是刘邦的授意。想到这一层后,老刘同志的心理有些失衡了,真没想到儿子和要自己争着当爹。
事实上这并非刘邦的授意,也不是刘邦的想法,在这件事上刘邦还是很无辜的。
可老刘同志归根结底是个农民,农民就没太多奢望,只要能有口饭吃,不会计较、也不敢计较太多有关名份方面的东西。最终,太公在家令的帮助下想出了一个绝佳的解决办法。
我一直认为,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位置排序方面的创新能力是无敌的,因为在这些方面,只有做不到,没有想不到。太公在这方面很明显就做到了。
几天后,刘邦上朝,太公及时地跑过来,拎一把扫帚,在门口扣头迎接。
多远走来的刘邦一眼看到老爹在向自己磕头,吓了一跳,连忙跑上前把他搀起,很是纳闷地问:“此为何?”
太公答道:“帝,人主,奈何以我乱天下法?”
这句话实际是家令教给他的,但这句话也引发了君臣关系与伦理关系的一段探讨。
也许你会产生疑问,因为从夏商周一直过来已经几千年,怎么到此时还没闹明白这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