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四汽传说 (第2/5页)
科学投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老,当初您参加过援建二汽的会战,现在咱们照葫芦画瓢,说不定搞个四汽出来!”
凌云智是一行人中的头,他为了鼓舞大家的士气,故意提出了四汽的目标。
为何是四汽呢?
因为在汽车业内还有三汽的说法,在1977年国务院曾出建设第三汽车制造厂的文件。
当时国家的重工业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感觉国内在重型汽车领域几乎一片空白,许多大型工程需要大运量的重型汽车却无法配套。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决定集中全国力量像建设一汽、二汽般兴建三汽,专门生产重型汽车。
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向全世界的重型汽车企业出了英雄帖,打算利用外国先进技术一步到位赶上国际重卡先进水平。最终来自奥地利的斯太尔汽车中标,完整转让斯太尔91系列重卡的全套知识产权合同。并由奥地利政府提供低息贷款给中国购买相关生产设备,还同意中国将来用生产出来的重型汽车抵扣贷款。
这对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来说属于双赢的策略,国家不需要动用外汇,只要采用斯太尔技术,不但能得到急需的重卡技术,还能将来只用产品还债。
后来经过进一步论证,三汽的建设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决定下马,便组建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来替代,把国家所有的重型汽车生产企业搞在一起联营,共同消化斯太尔的91系列重卡技术。这就是中国重汽的成立过程,所以一般业内人也把重汽称之为三汽。
“对,咱们混得不好也没脸回一汽了!所以要搞就搞个大的,中国四汽即将在我们手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