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白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子放学长这么快就自己开店了?真厉害,下次去景陵一定去试试!”一个昵称是十万伏特的人几乎是秒回了他的这条评论。
苏子放点开名字,发现十万伏特是一个戴着厨师帽的皮卡丘,再看聊天记录——一片空白。
想了好久也没想起这是什么时候加过的学妹,只好草草回一句:“谢谢。”
“卧槽!牛啤!想让放儿来给哥开一个!/阴险.jpg”看着舍友发来的调侃,苏子放也不甘示弱:“想得美!”
“锅开的挺好,不过一把不够用吧?你打算做什么菜系为主?在景陵开店你要不要多练练淮扬菜?还有……”洋洋洒洒一整屏幕,配合上话痨中二风格,再看名字,果然是贾西贝。
苏子放没有急着回复,反而认真的把贾西贝提的几个点抄在本子上,这都是老厨师的金科玉律。
认真思索了好一会儿他才拿起手机:“谢谢贾老师提醒,我回头再开两把锅养着,目前还是以家常菜为主……有空您来点评一下啊!”
最后一句算是客套,又不全是客套,毕竟华夏餐桌礼仪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谦让和做戏,要让主客都有一种自己做的到位的礼数。
其实这礼数算是上世纪特殊年代的产物,那时候物资少大家都吃不饱。如果家里来客人,聪明的主妇就会很客气的留客吃饭,懂事的客人也会使劲推脱。两个人一定要拔河一样在门口拉锯几分钟,最后再让客人离开,这才能显出主人家好客和客人家识礼数。
当然,真走不了那就是另一番情况。主人家会杀鸡宰鱼招待客人,但客人往往吃完一半就停筷不吃,给不能上桌的主妇和儿童留下一半完好的鸡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