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嘴吐象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独自一人跟随侍从一路向东,沿途的大小城镇均已被唐门占领,尽管其中许多地方仍处于动荡中,但基本上见不到朝廷留在当地的官员,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乡绅,他们在唐门子弟的眼皮底下战战兢兢地继续当地主,迫使佃农劳作。
这就是历史真相,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地方官。
不过总的来说这里不算民生凋敝,与战前差距不大。这也是正常的吧,唐家拥有那种量级的武器,根本没有经历所谓的战争,基本上就是唐门的人过来放炮轰死一批人,其他人生活照旧。
不得不说,战争双方科技等级相差太大,反而降低了对老百姓的伤害。
愈是接近唐家堡,不仅沿途见到的唐门中人越来越多,能见到的热武器装备也逐渐增多。一路上除了唐凡的军队外,各处留守的唐门子弟并非人手一把火枪,这也是当然的吧,那种装备应该还没有奢侈到人手一把的地步。但随着距离唐家堡越近,守城人的枪支弹药也渐渐多了起来,城头上从偶尔可见一门铁炮,到后来绝对能见到,再往后就见一座土城上不止一门两门。
在距离唐家堡还有四十里地的时候,已经随处可见相互辉映的堡垒炮台,全部由石头堆砌而成,每座堡垒上至少伸出两门炮管,十余支枪管,堡垒间亦有一队队穿着统一黄绿色制服的唐门子弟来回巡逻。
看来从这里开始,就已经是唐家的军事戒严区了。
经过了严格盘查与等待通报后,我在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的“护送”下,弃马徒步走向唐家堡。
还真像那么回事。我观察周围所有军事部署,的确有后世一些行军布阵的端倪。难不成唐家堡内还隐藏着不世出的“军事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