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捏女生小兔兔什么感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广汉,四川省辖县级市。古称汉州,别名雒城,市区北距德阳市旌阳区城区19公里,南临成都市新都区20公里,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龙泉山脉西麓。秦置雒县,西汉高帝置广汉郡,因“疆域之广,至于汉水”而得名。广汉市位于“天府之国”腹心地带核心区,自古就有“益州门户、蜀省要衢、通京孔道”之说,是成都的北大门。境内广汉三星堆遗址是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如今的四川方言,主L是明代形成的西南官话,随着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又有湘方言、客家话以方言岛形式存在,加上岷江流域保留下来的四川土著“蜀语”(下文笔者称岷江话。有学者称“南路话”,但是南路话其实是过去成都市区对双流一带岷江话的称谓,没有代表整个岷江流域蜀语的内涵,所以笔者没有采用这个说法)。各种方言相互影响,大大丰富了四川方言的词汇量,比如,在云贵川地区,西南官话成渝片是融合湘方言词汇最多的地区。由于广汉较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四川话中的各种汉语方言,即西南官话(成渝片)、湘方言、岷江话、客家话,广汉话中都是存在的。广汉方言的主L是西南官话(成渝片),湘方言以方言岛形式分布于小汉、金轮、松林等乡镇,岷江话和客家话没有明显的方言岛,过去几乎都是零星以家庭形式分布。现根据笔者所了解的广汉方言情况综述如下:1、广汉方言的主L方言是西南官话成渝片,和成都话相似度90%以上。2、广汉方言中还有相当的湘方言使用者,主要分布于小汉、金轮、松林等地方。笔者乡下老家新华(如今已并入小汉镇)也分布了一些,小时侯家对门李家院子上了年纪的都说老湘语,因此从小就听得懂湘方言,会简单说一些。“几港几打几,几港冇打几。到底打几冇打几,鹅兹嗡淆嘚”就是典型的老湘语。过去没有西南官话、湘方言这些语言学概念,当时农村都把湘方言称为“湖广话”,把客家话称为“土广东话”。现在的命名,分别叫“老湘语(或老湖广话)”和“客家话”。如今老湘语方言岛中,40以下也基本说西南官话了,大概属于会听不会说了。当然不排除还有少数人在方言岛说湘语,外出说西南官话,属于双语都会的。3、由于和周边的岷江片区什邡、彭州毗邻,广汉过去也有部分人说岷江话。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偶尔能听到广汉人讲岷江话。记得有个表叔的儿子,算是远房表兄弟,小时侯一起玩耍过,记口岷江调。捉迷藏时,他说:“我的猫m啊?”,轮到他去躲藏,他就喊:“热ra喽!”“猫”和“热”的发音,大大区别于我们院子里的小伙伴,直到近年研究方言才明白这是岷江话。热ra是四川方言中岷江话留存的中古汉语入声发音,当时不懂这些,还笑话他。随着语言的融合,西南官话(成渝片)占有强势的地位,实际的岷江话界限如今已经大大退缩了。前面的方言分布图中,成都市区被岷江话包围,实际什邡、新都等成都北部区县几乎听不到岷江话了。广汉更是很难听到了。4、根据2000年前后的方言分布调查,广汉也有客家话分布。笔者听了短视频平台的客家话,发现从小到大认识的广汉人,没人讲过客家话。上周在通学群聊天,聊到了这个话题,有两个通学称他们的外公就是客家人,其中一个通学说还有族谱记载,来源于广东,证实了广汉方言中客家话确实存在,但如今和岷江话一样,比较式微,很难听到的。在多用方言存在的环境里,广汉话的词汇除了如今西南官话(成渝片)的词汇,还有一些西南官话(成渝片)少见的词汇,个人整理如下:1、九棘(jiǔjǐ音久几)过去不了解,一直以为是久几。九棘本义为地位高贵、高大上,广汉话中“九棘”引申为了不起、珍贵等,但多用于贬义。例:①你觉得你好九棘啊?(你觉得自已了不起了,要不完买不到的样子。)②你这东西好九棘嗦?(你的东西我不稀罕!)2、争欠“争”,字典有收录,表示差、欠的意思。广汉说也说“争欠”。①莫得哪个争欠你的!。②死娃娃,我硬是争欠你的,又给我闯这么大一个祸事。3、要不完买不到成都方言有“要不完”一词,义为:自以为了不起。广汉话中也有此词,但更多时侯还要加上词缀“买不到”,成为“要不完买不到”。例句:例:你硬是要不完买不到了呢!4、哦呦哦呦本身是个叹词,表示惊异。引申为厉害,多用于贬义。例:你默夺你好哦呦嗦?(默夺,以为,四川话“倒”,广汉话多用“夺”,如跍夺,它们的本字都是“着”)5、油二油大,是四川话酒席的意思,引申义为“了不起”。(过去条件差大家难得吃肉,吃油大比较稀罕)广汉话习惯把引申义说“油二”,以区别油大。另外广汉过去有句方言土话“吃油大,屙油二”的诙谐说法。例句:你觉得你有好油二嘛?6、甩实有一种“理睬”,广汉话叫“甩实”【有睬实一说】,例:你看他嘛,你喊他,他甩都不甩实你。7、踢的广汉话表达踢在四川方言发音tê2,和“铁”通音。西南官话成渝片也说挝zuá。但广汉话还有个特别的说法“dóu”(通陡音),查询可能是“斗”字,通属西南官话的柳州话有这个用法。例:他一脚就把他儿子“斗”翻在地。8、螯螯ngángā螃蟹,成都话说“盘海”,广汉话说“螯螯ngángā”。螯字本义是螃蟹的钳子,不知如何演化,广汉话用于指示螃蟹了。这个情况,广汉周边的什邡、彭州也存在。9、泥鳅叫(láiwēr)泥鳅,成都话说“泥鳅儿qir”,广汉话说“来wer”〔广汉话通时也说泥鳅儿〕。经网友考证,广汉话láiwēr这个说法来源于客家话。“泥鳅”方言写法可能是“泥鮠ㄦ”(láiwēr)。“泥”在客家话部分地区发音nai或lai,“鳅鮠wéi”是一种形态特征和泥鳅很相似的小鱼。既然泥鳅(有须五对)和鳅鮠(有须四对)外貌相似,被混淆称为“泥鮠”也是顺理成章的,“泥鮠”儿化音后就成了náiwēr或láiwēr。10、萝卜jer3干萝卜条,四川话说“萝卜ger1”,广汉话说“萝卜jer3”,大概是“萝卜结”的儿化音。11、龙门ㄦ门long2mer1men2院子的大门。12、滴滴ㄦ儿〈dīdīèrer〉〈diádiaèrer〉四川方言词典用的“丁丁儿”,实际是把北方的“丁丁”儿化了,意思是一致的。广汉话说“滴点ㄦ”〈音dīdēr〉,也说“滴滴儿”〈diádiaer〉。“滴点ㄦ”的来源,个人推测是“点滴”的倒装词汇然后儿化了。点滴这个词本身就有零星微小的意思。广汉话为了强调程度,会用两个“儿”,即“滴滴儿儿”〈dīdīèrer〉〈diádiaèrer〉→注意声调变化。13、橘儿柑广汉话柑橘称橘儿柑。14、样范,广汉话发儿化音广汉话:你咋这样范ㄦfer喃?这样范ㄦfer、那样范ㄦfer、啥样范ㄦfer等。15、啵ㄦ啵ㄦ糖bèr^ber糖bèr^ber糖,扁形的棒棒糖,疑似啵ㄦ啵ㄦ糖。啵ㄦ啵ㄦ糖,也就是慢慢和糖亲嘴,和齤[quán]正好对应。啵ㄦ啵ㄦ糖四川人过齤[quán]不过呡。吃bèr^ber糖的动词,齤[quán],四川话音通“犬”。还有一个表示吮吸、饮的字“”,拼音[zú],四川话发音桔(ju2),也有方言音jio2。“”《广韵》子聿切《集韵》卽聿切,音卒。《玉篇》吮也。16、半边(广汉话发音变边)四川话量词单位有个“半边”,广汉话也有发音“biàn变边”。比如半边鸡、半边馍馍、半边苹果、半边鸡蛋等。成都话好像也有这个变音。“吃不吃馍馍?”“给我搣半边嘛!”17、瓣ㄦ量词“瓣”在四川话必须儿化,发“bér”音,广汉话也有发“mèr”音的。主要用于本身是由小瓣组成的柑橘类水果、大蒜头等。“吃不吃橘儿柑?”“给我搣几mèr嘛!”18。别广汉话除了正常发音,另外有个音说pie2,广汉方言介母经常失韵,也说pê2。常见于以下义项:①“门别别”:即门闩。也说闩上门的动作,把门别pê夺〈倒,广汉话说夺〉。②“别针”:把别pê针别pê起〈上〉。19。人家的家,音iā,广汉话通四川话“嗲”的音。指示代词,根据不通的场景指示对象不通,指不在场的他人,在场的第3人等,有时也用于说话的人指代自已。例句:①这东西是人家iā的。②娃娃又没有爪子,你骂人家iā爪子喃?③(场景:小孩大人跟前哭着说)人家iā又没有爪子呢,你来就打人家iā。20、蝌蚪,广汉叫秧妈姑儿(姑儿念儿化音gur)21、擤鼻子的擤鼻子,为四川方言,这里指鼻涕。擤鼻子的擤,广汉话主流发音通普通话,但是没有后鼻音,为:xǐn。但是广汉话还有一个常见发音,hǒng(通哄人的哄),擤hǒng鼻子。查各地方言发音,吴语区常见这个发音,见上图。广汉话擤hǒng这个发音,可能是下江官话对上江官话的影响。22、四川方言有一种起劲叫“憨实有劲”,广汉话说“精实有劲”、“尊实有劲”。(尊,是这个音,不确定是不是这个字)23、快当(dàng):很快,迅速例句:甲:你活路还没让完啊?乙:快当了。24、bong1long1gur3广汉话拨浪鼓的儿化音。推测是拟声词。25、油炸妹ㄦ好吧,这个不算广汉特产,其实是油蚱蜢的儿化音。为了图个噱头,造了个油炸妹ㄦ。26、哪踏兮、哪哩li1哪儿、哪个地方。在四川方言有很多不通表述。广汉话说成哪踏兮、哪哩li1。27、包囫囵儿(bao1fu2ler,儿化音。四川方言成渝片hu发音fu)四川方言另有“打瓜”的说法。或曰“打dui3”,还有“一下ha4买了”、“包圆儿”等说法。广汉长大的我,小时侯包囫囵儿(bao1fu2ler)听的比较多。28、打趸,广汉话可能来自湘方言“打dui3”dui3◎整批、全部长沙话有这个字,广汉有湘方言岛,应该是受到湖南移民影响带来的词汇。另外“打dui3”也可能是“打趸”,普通话有这个词,但发音不通。打趸,拼音dǎdǔn,汉语词语,成批地买或卖;打总儿,归总。29。动词“围”四川话巴结常用“抟”【tuǎn】,指讨好、巴结,又指笼络、拉拢。含有贬义。广汉话有“抟”的说法,但还有个中性词说法“围”。把领导围好。讲的是凡事围绕领导转,尽量让领导记意。把下属围好。讲的是和下面打成一片,取得下面认可。30。“走人户”广汉口音广汉口音zou3ren2fu1,“户”发阴平调。31。打朽子(朽音,未查到正字)大田插秧之前,事先用插秧绳牵直,靠着绳子用秧苗或麦秆按照一定间隔距离来标记,以便插秧后行列整齐,广汉话叫打朽子(音)。川东地区曰“打”。,拼音liè。32。培厢厢bei1xiang1xiang1广汉过去农村让菜畦,垒土的过程,叫培厢厢bei1xiang1xiang1。培土,字义可以理解。农村地区如何变音为bei1,暂未让考证。查词典,西南官话湖南永州地区读bei1。广汉的湖南移民大多来自宝庆府与永州,推测是湖南移民保留下来的发音。厢厢,说实话是这个音,不确定是这个字。但是让的很整齐的菜畦,和正房旁边两旁整齐的厢房外观类似。也没查到其他合理的字,姑且认为是它。33。割“割gē”在四川方言和广汉方言的发音。割在四川话念go2声,例如:割go2草。广汉话除了念go2声,也念gê4声。例句:1、指拇儿被刀割gê4了个口口。2、这刀儿滴点儿都不快(锋利),绳子都割gê4不断。34、ēr表示那儿四川话“那儿”的儿化音正常为“lēr”,广汉话直接说“ēr”。例句:甲:小唐,你看到小王没有?乙〈手一指〉:ēr喃!有时会加个“哩”字:“ērlī”喃。35、一些韵母广汉话介母失韵。例如四川话“爆”字单用时,发音为biè。广汉话介母失韵丢失后,读bê。例如:①四川人管放爆竹叫“爆bê火炮ㄦ”。②气球“爆bê”了。包括“铁”也是介母失韵读tê。36、浮浮,广汉话白读音páo,音通袍。成都有土话“油爆爆”,广汉有土语“油浮浮páopáo”,指(说话或让事)夸大其词。成都土话“油爆爆”不知来源,但广汉土话“油浮浮páopáo”从字面就很好理解了。因为油比重轻,肯定是浮在水面,比如一碗面看到“油浮浮páopáo”的,其实没多少油。所以引申为夸大其词。然后,日常说东西浮在水面,或者东西自水下浮上来等,都念让páo。浮:广汉话文读音fú,白读音páo。浮浮鱼pao2pao1yu2(可加儿在最后,发er1)。“浮浮鱼pao2pao1yu2”在广汉话里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没啥真本事却喜欢炫耀的人,带有贬义。37、广汉话说“很远”:辽州巴远表示很远,四川话常说“八帽子远”,广汉话除了这个用法,还爱说“辽州巴远”。“辽州”为借音,暂时未考证到本字写法。38、广汉话把没有说“不嘚”,合音读bê1记住一定早念一声“búdê1”,才是“没有”的意思。如果发音成“búdê2”,就成了“不得”,表示“不会”的意思了。广汉话爱把“没有”说成“不嘚búdê1”,也说合音bê1。39、拐味了拐味了,云贵川一般指“错了”,广汉话有湖南地区的词义法“糟糕了”。歇后语:胡豆瓣生蛆~拐味了。拐味,即味道变了,引申为“糟糕了”。通常和“遭了”一起用表示强调,例如:“遭了,拐味了,……”40、大冒一度以为它是四川话比较通用的方言,网络查询一番,几乎没有这个词,但广汉话常用。大冒:广汉话常用大冒表示冒失。近义词大意,言别人则用“晃”“大冒”并用。如:①我大冒了一哈,电瓶车就被贼娃子偷了。②这娃儿晃大冒得很,这次考试都是会让的题,硬是让错了好几道。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女保镖[古穿今]

女保镖[古穿今]

《女保镖[古穿今]》
女保镖[古穿今]-《女保镖[古穿今]》
其它 连载 2万字
梁萧升官记

梁萧升官记

可否出离
梁萧升官记-可否出离
其它 连载 0万字
梦幻潇夭游最新章节

梦幻潇夭游最新章节

犹柔
梦幻潇夭游最新章节-犹柔
其它 连载 0万字
大炕上和岳弄了小说

大炕上和岳弄了小说

慕长安Ann
大炕上和岳弄了小说-慕长安Ann
其它 连载 2万字
大主宰txt全集下载

大主宰txt全集下载

妙妙
大主宰txt全集下载-妙妙
其它 连载 1万字
萧峥执掌风云最新更新

萧峥执掌风云最新更新

佚名
萧峥执掌风云最新更新-佚名
其它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