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不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海渊-I型是原型机,极端深海环境变量超出模拟阈值。推进器核心的量子隧穿效应属于理论存在但概率低于千万分之一的极端事件。”珊瑚的声音没有丝毫波动,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实验报告,“凝胶效能符合设计预期,为你赢得了规避时间。锚点稳定系统目前正常运作。抱怨无济于事,陆泽。建议你立即执行下一步指令:目标甬道入口在你正下方82度角,水平距离约30米处,位于倒塌的控制舱模块下方。扫描显示该区域有相对稳定的金属结构可供攀附移动。”
正下方?陆泽的心猛地一沉。这意味着他必须沿着这根悬命的钩索,向下滑落到更接近鲨群的位置,甚至要穿过那片尚未完全消散、毒素弥漫的粘稠绿雾边缘!
“珊瑚”似乎洞悉了他的犹豫,冰冷的声音再次催促:“凝胶生物威慑半径正在急速衰减。鲨群恢复机动性时间预估:90秒。锚索无法支撑你太久,结构疲劳正在累积。你的窗口期,还剩83秒。”
滴答,滴答。无形的秒针在陆泽的神经上疯狂跳动。下面是饥饿的鲨群和致命的钢矛,唯一的生路通往未知的黑暗甬道,脖子上还套着泰坦冰冷的数据项圈。他猛地吸了一口头盔内循环系统提供的、带着金属味的冰冷氧气。
没有选择。从来都没有。
他伸出右手,摸索到腰侧的控制面板,找到了锚索收放的滑轮控制器。指尖冰冷颤抖,狠狠按下了“释放”按钮!
嗤——
合金索开始缓慢地、一截一截地向下释放!陆泽的身体猛地一坠,牵扯着全身的伤痛,心脏几乎跳出喉咙!他向下的速度被控制系统限制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缓降状态,但这反而延长了恐惧的时间。他的视线死死盯着下方那片翻涌的绿雾边缘。
距离在缩短。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他能更清晰地看到绿雾中那条最大锤头鲨挣扎的轮廓了!它大半边身体还覆盖着粘稠的荧光凝胶,但甩头的动作已经不再那么迟滞,冰冷的独眼穿透浑浊的海水,再次死死锁定了这个正在降落的猎物!其他几条鲨鱼也躁动地在绿雾边缘徘徊,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鬣狗,只待那层屏障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