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被算计的年号
泉水潺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棣仔细的看着功劳册,而后缓缓的开口道:任先生乃是大才,倒是不好,一直都担任五军都督府的掌印大都督,我看,先生再来担任吏部尚书吧!我任以虚指了指自己:吏部尚书朱棣点点头:对!五军都督府的掌印大都督,这是功勋武将,吏部这就是文臣了。目前这个阶段,朝廷还是不存在内阁的,所以,吏部尚书这个职务,相当之高,位列朝廷六部之首。吏部,作为六部第一部,其最高长官吏部尚书,实权在握,位尊名显。这也是朱棣相信任以虚的能力。任以虚的人事安排也是让朱棣极为满意。尤其是,这家伙不会藏着掖着,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总是能整理好,诸多矛盾当中,他总是可以抓到重点。这要不是怕太惊世骇俗,朱棣都想,直接让任以虚担任,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这小子,搞钱和弄大炮,那也是有一手的。能者多劳,只要用不死,就往死里用!任以虚心中暗暗吐槽,这下子可是文臣,武职自己可都是有了。这个吏部尚书权力还是很大的,人事安排,五品以及五品以下,自己说了算,只要跟皇帝打个招呼也就差不多了。只是,如此一来,这人情往来他就少不了。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走自己的门路。贪污,行贿,这些肯定是少不了的。这是在考验干部啊!任以虚心中又在暗暗吐槽。至于自己的爵位,属于一等公。以文臣的身份拿到了一等公,大明朝之前也就是一个李善长,任以虚这是属于第二个。此外就是这个官职,掌印大都督,这显然是之前就考虑好的,要让任以虚针对全国的卫所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改进。吏部尚书应该是临时起意。在朱棣搞出来内阁之前,六部尚书就算是大明朝,最顶级的权力核心了。内阁出来也快了,差不多就是明年,永乐元年。不过,任以虚也还是感觉朱棣这厮,绝对比起资本家还要黑心,直接给自己安排这么多工作。任先生,以后,这天下,还是要指望先生你,金陵城这帮人,朕是信不过的,先生大才,多多操劳!朱棣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自己给任以虚安排的工作有点多了,但是也没办法,他刚刚来到了这个金陵城中,忠奸难辨,唯一能指望的还是任以虚。臣领旨!任以虚耸耸肩,笑着开口道:皇上,该大赦天下了!朱棣哈哈一笑道:早就颁布了诏书,建文两年的逆乱,一并抹去,改成洪武三十三年。明年正式改元永乐,大赦天下,除了犯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等重罪不赦外,其余罪无大小,通通赦免。从此之后,咱们只有乐事,你放心,有朕在,绝对亏待不了你!改元永乐!任以虚嘴角的肌肉,忍不住微微的抽搐了几下,询问道:皇上,为什么不跟臣商议一下这登基诏书,发出去了发出去了,这等小事儿,还需要劳烦先生朱棣奇怪的看着任以虚。任以虚微微的沉默了一下,而后开口道:皇上问个事儿,登基诏已经公布了,还能更改吗天子开口,金口玉言,何况是登基诏书,公布之后,如何能改朱棣诧异的看着任以虚:怎么,这个年号有问题岂止有问题,简直大有问题!任以虚叹息了一声,十分无奈的开口道:皇上,永乐这个号,有人用过。有人用过谁朱棣靖难成功,立刻登基,时间非常匆忙。任以虚这边,自己忙着去弄产权明细,搜集各部卫所的信息,忙得不可开交。另外一个谋士道衍和尚,还在后方料理军需,徐皇后和朱高炽甚至还在北平。而这边国不可一日无君,朱棣进应天之后,一面恢复秩序,一面就要三请三让,祭拜朱元璋,走登基流程。时间紧,任务重。整个过程,繁忙无比。哪里知道,这帮礼部官员,暗戳戳的给朱棣下绊子。至于登基诏,不过是登基过程的一个道具而已,朱棣也没想太多,看了一下,没觉出问题,也就昭告天下了。难道这个年号有问题朱棣有些好奇的询问道。任以虚道:皇上,如果臣没有记错,方腊曾经用过。朱棣的脸色开始变化起来。有明一代,年号很重要。老朱之前的皇帝,是可以有很多个年号的。比如像武则天那种,闲着没事儿就要修改一下年号。当然,皇帝自己修改年号那是爽翻了,可是,对于朝廷,对于民间来说,那就是要了命了。皇帝改年号,就要改写历法,朝堂的公文,也要随之调整,行政成本大大增加。尤其是民间,也要跟着调整,能把人给折磨的欲仙欲死。到了老朱这里,就开始发生了变化,不会随随便便的修改年号,而是采用一帝一号。从明朝开始,就可以用年号称呼某位天子。比如说洪武大帝,永乐大帝,洪熙皇帝,宣德帝。年号这就等于,是要伴随着自己的一生的。朱棣刚刚靖难成功,登基称帝,就弄了个反贼的年号。朱棣忽然间拔出了悬挂在墙上的大宝剑,直接对准了已经是瑟瑟发抖的鸿泰。这是怎么回事儿鸿泰快要哭出来了:皇上,皇上,这件事儿,臣,臣也不知道啊!这件事儿,鸿泰还真是不知道。他虽然是礼部尚书,虽然读了不少书,但是,他只知道正统王朝,方腊那种反贼,谁知道他的年号是什么啊满朝文武谁会关心一个反贼的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