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你们都是废物
金属裂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云潜点点头:那是自然,一千两一斤,这还是最低价,我知道徐州城汇聚了很多大商人,他们有的是钱。南宫雪有点怀疑:真有人花重金购买这两件宝贝吗他们应该不傻吧。李云潜对黄依衫说道:你低估了这群有钱人,有钱人最怕什么最怕生老病死,当他们知道吃这两样东西能延年益寿,你觉得他们会舍不得花重金购买吗两个女人狐疑地看向李云潜,李云潜邪魅一笑:若是不信可再赌一次。南宫雪和黄依衫赶紧摇头。不赌不赌。第二天朝堂之上,陶谦的折子已经递交到燕帝那儿。陛下,徐州城陶谦传来急报,大量灾民聚集在徐州城外,用不了多久,就会堵塞官道。若是不及时赈灾,灾情会蔓延的。一旦灾情蔓延,后果不堪设想。燕帝听完后脸色铁青,看了一眼旁边的李承宏。老二,赈灾的事情我不是让你亲自督办吗你不是告诉我你已经控制住了灾情吗李承宏跪倒在地:启禀父皇,各地受灾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这些灾民犹如蝗虫过境一般四处乱跑,儿臣还在令人解决呢。陶谦不过危言耸听,陛下不要放在心上。李毕跪在燕帝面前说道:皇兄,陶大人可是出了名的廉洁。他虽然只是一城之县令,但是他的能力有目共睹,这些年来把徐州城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陶大人前几天就递过奏折。今天又派人快马加鞭地上奏折,足以证明灾情严重。而且,有些朋友也给儿臣来信,说是灾情控制不住了,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泛滥成灾,还做起了烧杀抢掠之事,所以如今安顿灾民才是重中之重。说完李毕又看向了李承宏。皇兄,不知道你打算如何解决灾民泛滥的事李承宏脸色难看,吞吞吐吐的,还能有什么办法自然是前往赈灾。李毕又说道:皇兄,那你可知现在有多少灾民,又有多少城池已然荒废,你又知道安顿这些灾民需要多少粮食吗若是派人赈灾有用,灾情也不会迅速蔓延。李承宏被问得不知所措,我自然知道,父皇还没说话呢,你有什么资格质问我。李毕呵呵一笑,皇兄你既然知道,那你说说现在有多少流亡的灾民,又需要多少粮草。一时间李承宏被问得气血上涌。之前拨款赈灾的事被李承宏瞒住了,这些钱也被他克扣下来。现在灾情愈发严重,若处理不当还真有可能酿成国祸。老二,你说说看现在有多少灾民,你打算以什么方法赈灾这下燕帝亲自问。启禀父皇,灾民也就一两万。燕帝气的直拍桌子。什么一两万,根据陶谦所上报,少说也有二十万灾民。你难道还想骗朕李承宏脸色难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父皇,儿臣这就去彻查。混账,我是让你查有多少灾民吗李承宏匍匐在地,启禀父皇,我这就想办法赈灾。废物。紧接着转过头来看向李毕。皇儿,你如何赈灾李毕面露难色。启禀父皇,据儿臣推算,现在真正的灾民大概二十至三十万左右。每人每日口粮需要七十万担左右的粮食,这还是保守估计的,也有可能要一百万担。燕帝老儿又看向了李毕。那你说说你要如何赈灾启禀父皇,除了发放粮草别无他法。燕帝又看向满朝文武。诸位爱卿,你们呢你们有何办法有谁愿意负责这件事文武百官纷纷低头,没人敢接话。这件事虽然做成了大功一件,可是太难解决了。赈灾就是个烫手的山芋,不是开仓放粮这么简单。而且听燕帝的意思,他好像并不愿意开仓放粮。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今年天公不作美,河北等地灾害连连,国库本就不充裕,之前拨给二皇子赈灾的钱粮也被他吃下大半。谁都不愿意接手这种替人擦屁股的烂事儿。燕帝看满朝文武都低着头,鸦雀无声,不由得又将目光锁定在奏折上。奏折上陶谦写了,李云潜有赈灾的办法。怎么,你们都没有主意吗满朝文武无人敢抬头,生怕被燕帝点名。燕帝又转头看了一下那些皇子,皇子们纷纷低着头。燕帝冷哼一声,你们都没有办法,也没人愿意去替朕分忧吗全场一片死寂。燕帝冷哼一声,哼,满朝文武,竟不如我的七皇儿。一直没说话的张伯谦,这才接话。他也是看过陶谦的奏折。陶谦在奏折中说李云潜自掏腰包买了粮食赈灾,并且有办法解决灾民的事。他要把灾民带到辽东四郡。只要朝廷给一些路上的口粮钱就行。奏折中没有具体细说李云潜有什么办法带着灾民们去辽东四郡,但是奏折上写清楚了李云潜肯定有办法把人带走。陛下,您是准备用七皇子的办法了吗燕帝微微点头,不错,虽然云潜从未处理过赈灾之事,但是,他若真能把灾民带到辽东四郡,或许真能解决灾荒的问题。匍匐在地上的李承宏着急了,父皇,您说什么您说七弟要把灾民带到辽东四郡燕帝点点头,不错,辽东四郡有律法约束,一旦进入辽东四郡,不得擅自离开,违者格杀勿论。若是真能把灾民带到辽东四郡,也能解了燃眉之急。父皇,那云潜有提条件吗我怕他故意找朝廷要钱粮,中饱私囊,然后在路上将灾民杀个一干二净。李毕也附和道,是啊,皇兄说的没错,不知道云潜有没有提什么条件,还有,辽东四郡的百姓本就贫苦,李云潜带着灾民过去给他们吃什么呢总不能活活饿死吧。这些灾民又不傻,怎么会心甘情愿地跟着李云潜去辽东四郡,父皇,儿臣认为,会不会是李云潜借此机会诈骗朝廷赈灾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