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雪灵格格 (第2/4页)
锦肆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前,她随咸丰帝逃往热河。由于皇子载淳只有6岁,咸丰帝临终前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景寿、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任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同治帝处理朝政。这些人都是咸丰的亲信,肃顺尤其足智多谋。又给皇后和懿贵妃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希望他们相互牵制。
1861年,咸丰崩逝后,她与慈安太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又称西太后,上徽号曰慈禧皇太后。
咸丰帝死后,皇子载淳即位,定年号“祺祥”。她与皇后钮祜禄氏当时的中宫皇后慈安并尊为皇太后。顾命八大臣企图专权,权力欲极强的慈禧非常不满,于是联合在京主持和谈的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訢,利用帝后和咸丰帝的梓宫回京的机会发动辛酉政变,设计逮捕了八大臣,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自裁、肃顺斩立决,其他人革职,粉碎了八大臣势力。奕訢被封为议政王,1861年12月2日,两宫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并改年号为“同治”。执政初期她在议政王奕訢的辅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又在列强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出于维护封建统治,她又重用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发展一些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这一时期,国内起义被平定;两次鸦片战争暂时满足了列强的贪欲,外交上没有吃大亏;洋务运动后清王朝的军事实力有所提高;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被称为“同治中兴”。
同治十一年182年,载淳已1岁,慈禧不得已为他选后,次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但同治帝亲政后仍难摆脱慈禧的干预。慈禧为了享乐,授意同治帝修缮圆明园以供其居住,同治帝也想趁机让太后离宫居住以摆脱慈禧干预朝政。然而当时财政紧缺,圆明园又残毁严重,修复耗资甚巨,同治帝坚持开工,引起奕訢等王公大臣多人反对,同治帝竟将他们全部革职。慈禧出面制止了同治帝这一决定。
18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丈夫的侄子兼外甥4岁的爱新觉罗载湉为帝,改年号为“光绪”,两宫太后再次垂帘听政。
不过事实上,这兰贵人极有野心,之后又害死了中宫慈安太后,成为了大清皇朝真正的掌权人。
她入宫不到十年,就一路攀升,掌握了皇权,手段心机可见一斑
只是,她作为“兰贵人”的那段历史,却极是艰辛苦涩的,没人敢再提起,几十年来,也无人敢出“兰贵人”这个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