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匡衡,成语故事中凿壁借光的匡衡。
这个匡衡也是一个名人啊,他从小勤奋读书,长大后正好碰到汉元帝这个重视儒家的皇帝,而作为儒家子弟的他便在汉元帝这里当上了大汉丞相。
可在历史上他的的结局也非常搞笑,作为大汉丞相,他被刘奭给封为乐安候,作为一位侯爷的他享有着三千一百倾的土地,但地方官在给他划土地的时候却多划了四百倾。
他的下人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他知道后也不拒绝,等到地方官来问时他居然还不上交,地方官因为他是丞相也不敢强要,最后这件事被爆出来了,他整个人身败名裂。
作为一个从小鼓励我们励志读书的榜样,他最后却因为当贪官被贬为庶民,就像历史上孔融让梨一样的孔融被曹操以不孝的名义砍掉,你说这事搞笑不搞笑。
而此时匡衡站出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作为当代儒家的领军人物,他也因为这个身份的加成当上了大汉丞相,既然享受了这个身份带来的好处,那么他当然要承担这个身份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汉宣帝刘询对于儒家的态度秉承着汉朝皇帝一贯的作风,那就是想用就拿来用用,不想用就当擦脚布一样丢在角落里不闻不问,这对于当前成为了显学的儒家来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必须站出来否认这个人是先帝,如果让刘询重新掌权,那么儒家将再次受到重创,而他也会成为儒家的千古罪人。
看着站出来的匡衡,刘奭跪在地上没有说话,面前的这个人是不是自己的父皇自己可比谁都清楚,所以他压根就跪在地上不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