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really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畅读书坊chfre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像一群刚出窝的小麻雀。王小玲忍不住笑了,之前攥紧的紧手忽然就松了。这所山村小学统共只有几个班级,连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任课的都是头发花白的民办老师,拿着微薄的补助,守了一辈子讲台。她的到来,像给这沉寂的小院栽了株新苗,连校长看她的眼神,都带着藏不住的热望期盼。
日子就在琅琅书声里铺开了。清晨带着露水味的风穿过教室,吹动孩子们的作业本;操场边的老榆树落了一地绿荫,她和孩子们在树下跳皮筋,看蚂蚁搬家;放学后,她常跟着孩子们去田埂上转,看他们追着蝴蝶跑,听他们喊着老师你看,我家的麦子快熟了。
那些孩子的笑脸,比城里橱窗里的糖人还甜。他们会把舍不得吃的野山果偷偷塞进她教案本,会在她批改作业时,安安静静地围在旁边看,用带着泥土气的小手帮她捡掉在地上的粉笔头。
傍晚备课累了,王小玲就搬个小马扎坐在操场边。远处的田野铺成一片金,炊烟从村里的屋顶袅袅升起,混合着泥土和柴火的香。她想起继母摔门的声响,想起那些指桑骂槐的刻薄话,再看看眼前的一切——风是软的,树是静的,孩子们的笑声是透亮的——心里像是有一股暖流淌……。
这大概就是母亲曾经呼吸过的空气吧。她想。踏实,自由,带着生生不息的劲儿。
王小玲的到来,像给这所山村小学注入了一汪清泉。她教孩子们唱城里的歌,带他们画课本外的青山绿水,把从县城带来的小人书摊在课桌上,让一个个汉字在故事里活过来。课间操时,她会领着孩子们跳新编的拍手舞,银铃般的笑声能惊动操场边槐树上的麻雀,连最沉闷的课堂,也常因她偶尔冒出的俏皮话变得热闹起来。
村里人待她是实打实的热络。见了面,无论老少都笑着喊王老师,眼神里是不加掩饰的亲近。这份质朴像晒过的棉被,暖得让人想往里钻,暂时让她忘记了生活里的苦。
张老师是学校里最年轻的男老师,也比她大八岁,皮肤是山里人特有的黝黑,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憨厚老实。他总怕她不习惯山里的日子,天不亮就帮她把宿舍的热水打来,下雨天提前在她门口垫好石板,有次她淋雨发了烧,张老师背着她走了几里山路去卫生院,一路上喘着气,却还不忘叮嘱:下次可别这么犟,山里的雨凉,不比城里。趴在他宽厚的背上,听着他沉稳的心跳,王小玲鼻子突然一酸——长这么大,除了外婆,还没人这样把她护在心上过。
那些被忽视、被苛责的过往,在这儿都成了褪色的旧照片。村里人的尊敬,孩子们的依赖,张老师不动声色的关照,像一缕缕阳光,一点点照进她心里最暗的角落。她迷恋这种被珍视的感觉,迷恋这里的人和事自带的温度,仿佛生来就该属于这片土地。